k8s|基础进阶
最近看了k8s的一本基础英文入门书籍《The Kubernetes Book》,不得不说还是英文教程写的通透,至少是可以一气呵成的从头读到尾,中文书籍可能有些作者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啥。当然学习技术相关的知识,主要还是跟踪官网获取最新动态,不过官网的资料大而全而细,因此看一些前人总结的快速入门书籍也是不错的路子,所谓的先总后方,先大后小,简单的从大、总的角度了解一下k8s,然后细致的学习其中的每个小点,这算是我自己这些天的学习总结吧。话不多说,开始记录一些书籍中的学习心得。
第一章
首先,本书最开始章节,介绍了什么是k8s,说明了k8s的作用,以及提及的docker,顺带说明了docker的基础功能,以及和k8s的关系。这些我之前的k8s基础概念里已经提及过,不再赘述。
第二章
开始介绍k8s的组成,首先是作为k8s集群组成的两种节点类型,一个是master节点,一个是node节点,其中master节点我们也称之为control plane,它的组要部件包含API、cluster store(etcd)、controller manager、scheduler、cloud controller manager。而node的组要组件包含kubelet、CRI、kube-proxy这三个部分,关于上面的各个组件的作用,可以看之前的k8s基础概念。
上面的介绍中,API是k8s对外的api接口统一入口,我们通过api接口来操控k8s集群,具体设计操控对象有很多,比如pos、deployments、services、columns、configMaps、statefulSets等,这些对象就是之后章节介绍的主要内容。
第三章
这里主要介绍k8s的几种安装方法,当然作为个人学习者,这里推荐官方的一个k8s单机学习部署方法,可以参考官方推荐的本地搭建环境文档。
第四章
这一章讲解了pod相关知识,pod是k8s的最基础的调度管理单元,每个pod里面可以包含多个容器,并且单个pod内的所有容器都是协同部署和协同调度的,即理解成”原子性“,这个pod只要部署完成,里面的容器都是可用的。此外,pod内部的容器都是共享内存、网络和volume(存储)的。
pod的部署流程,参见
pod的生命周期图,参见
第五章
这一章节简单介绍了deployments,deployments是api中的一个成熟的控制工具,通过相关配置,可以让我们期望部署的应用稳定持续运行起来,支持实现动态扩容、滚动更新、回滚功能。
需要注意的是,deployments通过管理replicaSet来实现自动修复和动态扩容功能,replicaSet底层管理着对应的一系列pod,而pod是k8s里面最基础的调度部署单元。
我们通过deployments申明预期的状态(例如指定的部署应用,副本个数,关联的卷,指定配置等等),将对应yaml文件传给api实现应用,k8s之后将任务分发到集群,部署好我们需要的应用,满足我们指定的需求,同时也实时监控整个deployments的全部状态,如果出现某个pod运行异常下线了,k8s会分配一个新的pod来部署我们的指定应用服务和配置,从而尽可能的确保符合预期状态。
deployments的相关流程,见
第六章
这一章介绍了services,通过deployments的声明,我们选择node节点部署pod,但deployments提供的动态扩容,自主修复以及滚动更新的能力使得pod是变动的,因此这些pod的ip也随着pod的创建和注销而变调。
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,我们应该如何监听这种变动的ip,以及如何使用。
因此这里提出了Service这个概念,大概可以理解为在动态变化的ip列表上封装一层稳定的”接口“,通过这个”接口“对外提供一个固定的ip或者一个域名或者一个固定端口来实现客户端的链接使用。
Service通过标签选择器来关联我们需要监听的pod。具体而言,k8s通过不间断的监听健康pod列表,将符合Service指定的标签放入Endpoints里面,如果pod注销了,就会从Endpoints里面移除。
Service提供了不同类型模式,默认的是ClusterIP模式,ClusterIP是集群内部的通信ip,通过内部DNS查询到内部的唯一ip来通信,此外对外部网络的情况,Service提供了NodePort模式,即对外公开的端口。
此外Service提供了其他模式,具体参考官网。
下面这个图展示了Service的使用,通过更新Service的标签,将请求流量打到新版本的集群服务,当然也可以将标签指向老版本实现切流。见
第七章
这一章讲了服务发现,之前我们提及因为pod的有限生命周期,我们不能依赖它的ip地址,因此增加了一层Service来保证可用ip通信,随后的问题就是怎么发现这个Service,这里就需要服务发现的功能,说到服务发现,首先需要知道服务注册,只有其他微服务注册了它的地址,才有服务发现一说。
k8s是使用一个内部的dns服务来实现服务注册功能,这个内部dns服务是基于CoreDNS实现的,是k8s的内部原生应用,建立kube-system的Namespace里。由于是内部的原生应用,因此当我们申明Service的时候,k8s会检查到这个object的创建,从而自动的实现服务注册。
服务注册之后就是其他微服务的服务发现逻辑,在申明微服务的时候已经会填写需要通信的服务name,在k8s中通过name去内部dns查询ip,从而实现通信,那怎么知道dns的服务地址呢,这里是k8s统一在服务启动配置里写好的,因此部署服务都是知道dns地址的。
dns的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流程,如下:
第八章
这一章介绍了数据集volume的概念,在k8s中提出了pv和pvc的设计,其中pv是针对外部数据卷的统一接口封装,pvc是从使用视角提出的需求清单,再pod部署时申明需要的存储需求pvc,由k8s去调度匹配对应的pv实现绑定从而使用。
然后还有一个sc的概念,sc的提成目的是方便管理大量pv和pvc的情况,通过设定不同等级或指定划分的不同类型的sc,再使用时指定所需数据卷的sc类型,就可以方便的关联挂载数据集,实现快速管理。
第九章
这一章节介绍了k8s中的配置,在我们部署服务链接mysql等相关服务时需要指定对应账户密码,这种数据不建议明文写在deployments声明中,不安全,所以需要配置,此外不同的环境需要指定的配置也不一样,即生产环境和测试环境的不同需要不同的配置。
在k8s中提供了ConfigMaps这一概念来实现配置。当然链接数据库密码这些需要使用secret来配置,它的设计和用法和ConfigMaps一样,多的只是对配置内容加密。
ConfigMaps可以通过yaml文件配置申明,然后在服务部署配置中关联使用。ConfigMaps的大概实现是通过挂载数据卷的形式,把数据加载到对应pod里。
第十章
这一章节介绍了StatefulSets,这是一个类似于deployments的对象,有区别的地方在于以下几点。
第一个是StatefulSets声明部署的pod是比较固定格式的,首先是名字的格式,从0开始,基于StatefulSets-Name+序列
的格式命名,此外pod的创建也是从0开始依序列部署,删除的话也是从最后一个序列号开始删除,并且在服务运行中,如果某个pod出问题了,k8s会重新部署一个pod,但对应的序列号已经绑定的数据卷关系都是和之前pod是一样的,这样确保保持之前的”状态“。
第二个是StatefulSets对应的Service,它是一个headless Service
,和普通Service不同的点就是,这个类型的Service会返回所有对应关联的Endpoint的ip地址,此外对于关联的每个pod,其实都有对应的dns可以查询到,其对应dns名称也是有固定格式的。主打的就是一个稳定!
其他
剩下章节是安全相关,但感觉写的不是很清晰,也可能是我自己没看懂,不过总的来说,结合本书的大概说明和书里面展示的用例,基本可以入门了。